文|陳子遷
日前英美等24國以所謂“媒體自由聯盟”成員名義,攻擊抹黑香港國安法,指特區政府惡意起訴黎智英等反中亂港者。他們又妄稱中國損害了香港特區的自治權及違反《中英聯合聲明》,違反基本法承諾,剝奪港人權利和自由云云。特區政府和外交部駐港公署發表聲明,對這些顛倒是非和無理抹黑的言論表示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香港是法治社會,司法獨立、新聞自由受基本法保障,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媒體自由聯盟”公然為反中亂港分子撐腰張目,阻礙特區政府正當執法。“新聞自由”不是違法犯罪的擋箭牌,更不是亂港遏華活動的通行證。任何詆毀香港特區、試圖破壞香港法治精神乃至繁榮穩定的行為,都只會是自暴其短,理屈詞窮,絕不會得逞。
其實所謂“媒體自由聯盟”不是什麽傳媒機構或工會,而是由各國政府有關部門參與的組織,其所謂的聲明是典型美西方國家干預香港事務的例子。香港是法治社會,有法必依、違法必究。“媒體自由聯盟”的聲明與新聞自由毫不相干,煽動暴亂、鼓吹分裂、傳播謊言是任何一個法治社會都絕不能容忍的。香港警方對“立場新聞”、《蘋果日報》相關負責人依法採取行動,完全是維護國家安全、捍衛香港法治的正義之舉,有理有據,不容抹黑。正如外交部駐港公署發表聲明所言,“媒體自由聯盟”的有關行徑粗暴干涉中國內政,嚴重褻瀆法治精神,充分暴露相關國家的蠻橫無理和唯恐香港不亂的險惡用心。
眾所周知,《蘋果日報》與“立場新聞”反中亂港的行徑同出一轍,都是傳媒的害群之馬,他們美化暴力事件、煽動仇警情緒,劣跡斑斑。在香港國安法頒布實施後,《蘋果日報》、“立場新聞”變本加厲,刊登煽動性文章,叫囂“制裁中國”,鼓吹在香港實施“孤狼式”恐襲等。在2019年修例風波期間,更是竭盡造謠之能事,無中生有炮製“太子站打死人”、“新屋嶺性侵”等一個又一個謊言,污衊香港警方,鼓吹“港獨”“攬炒”,為黑暴撐腰,與反中亂港勢力同流合污,沆瀣一氣,充當西方反華勢力的代理人。
粗暴干預香港事務
美西方政客口口聲聲高喊新聞自由,但其國內的新聞自由環境卻不斷惡化。以美國為例,2021年6月,美國司法部以違反“制裁”措施為由,查封了36個新聞網站,又秘密監察接觸到“敏感信息”的記者。香港在國安法實施以來,社會發展重回正軌,新聞自由在安全、穩定、法治環境下得到更好的保障,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近年香港每逢有重大盛事活動,不少外國媒體都會來港報道,傳媒一如既往可以依法行使新聞自由,特區政府亦重視媒體對施政的評論,積極回應和改善不足。去年10月由“世界正義工程”公布的《2023年法治指數》,香港在東亞及太平洋地區繼續排名第六,在全球142個國家和地區中位列第二十三,整體排名維持一貫高位,並領先於那些無理批評香港法治和人權狀況的歐美國家。由此可見,香港法治水平一直深受國際認可和尊崇。 香港有充分的新聞自由,在政府新聞處新聞發布系統註冊的本地、內地和海外傳媒機構共有213家,只要不搞“港獨”,按香港的法律辦事,任何人都可以暢所欲言。但新聞媒體絕非法外之地,“第四權”也並非免死金牌。
虛偽面目世所共睹
在修例風波期間,《蘋果日報》之流肆無忌憚鼓吹“港獨”、散布謊言、煽動暴亂,香港人深受其害,深受其苦。這是任何一個法治社會都不能容忍、不能容許的。特區政府拘捕起訴涉嫌違法者,交法庭審判,公開公平公正,是維護國家安全、維護香港法治的正義行動。外部勢力在這個時間發表聲明,妄圖干擾香港的司法審判,政治目的昭然若揭,虛偽面目世所共睹,但終究是搬石砸腳、白忙一場。
(作者係律師、吉林省政協委員、香江聚賢法律專業人才委員會主任)
文|朱立威
香港在"一國兩制"政策的帶領下,見證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的無數奇跡與挑戰,然而,香港的穩定與繁榮亦面對諸多考驗,其中,國安法的制定與實施就是維護國家安全、確保香港長期繁榮穩定的關鍵一步。法治是香港社會安寧、經濟蓬勃的基石。因此,對任何破壞法治、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都應當予以制止,並依法予以懲處。
近期,特區政府依照國安法公正公開地對黎智英案件展開審判,這不僅彰顯了香港法治的力量,也充分體現了香港司法體系的獨立和公正。根據公開的資料顯示,黎智英的行為涉嫌嚴重違反國安法,他試圖動搖香港的法治基礎,損害國家主權與安全,抗衡國家之法,甚至拒不認罪,不但暴露了其不折不扣的偏私自大,更展露出甘當外部勢力"棋子"的真實面目。他的案件有著清晰的事實基礎和確鑿證據,而司法機關正是基於這些事實和證據進行審判。任何嘗試通過非法手段達到分裂國家或顛覆政權目的的行為,都是不可容忍的。
然而,在黎智英的案件審理過程中,卻有一些來自西方政客的不當干預和失當言論。香港從一而終都是秉持法治精神和司法獨立的社會體系。面對外來的無理干預和雙重標準,香港特區秉持原則,不為外界不實之辭所動搖。某些西方政客口中所謂的"尊重法治和司法獨立",在面對該案件時卻流露出虛偽的雙標,試圖干預香港的司法獨立,這種行為與其標榜的價值觀背道而馳,不僅損害了自身國家的信譽,更侵蝕了法治的正義。
香港需要的是安寧和進步,而非分裂和顛覆。作為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香港的安定及興旺與國家發展大局緊密相連。支持特區政府和司法機構依照國安法公正公開的審判黎智英,這不僅是對法律的尊重,亦是對犯罪行為的必要懲處,以烙印法治尊嚴的印記。
總而言之,每一個愛惜香港、珍視國家安全的人,都應當支持特區政府堅決執行國安法,齊心保持香港的繁榮穩定。香港的未來需要每一個市民的共同建設,需要我們心中有國、行中有港,以愛國愛港的情懷,融入香港的高質量發展中去。讓我們攜手向前,共同見證和創造一個更加繁榮穩定、法治昌明的香港。
(作者係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香港島各界聯合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
文|薛博然
全國港澳研究會成立十周年慶祝大會在北京舉行,夏寶龍主任對全國港澳研究會成立十年來為“一國兩制”成功實踐作出的貢獻給予充分肯定,並就學習貫徹習近平主席聽取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述職時的重要講話精神,以實際行動詮釋愛國愛港、奮力譜寫“一國兩制”實踐新篇章進行深入闡述。
夏寶龍主任的講話彰顯了中央對於香港的重視和關懷,也為香港的未來發展指明了方向。特別行政區政府作為治理香港的主體責任,應該通過實際行動展現愛國愛港的新氣象。夏寶龍主任鼓勵特區政府敢於擔當、善作善成,發揮有為政府和高效市場的優勢,解決經濟社會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激發香港社會的創造力和發展活力。他還強調了香港的公務員、立法會議員以及司法機關的重要作用,呼籲他們以實際工作成效踐行愛國愛港的精神。
此外,政團社團和區議會也被提及為參與社會事務和基層治理的重要力量。夏寶龍主任希望他們能夠全力支持特區政府依法施政,同時以紮根基層、服務社區的實際行動展現愛國愛港的新氣象。
新的區議會對香港來說是一個全新的開始,為了真正為香港市民服務,區議員需要履行特別行政區政府施政的助手和市民解決問題的幫手的角色。他們應該建立起上情下達、下情上報的溝通機制,成為特區政府和居民之間的橋樑紐帶,將精力集中在為居民提供服務上。他們要關心社區居民的大小事情,瞭解他們的需求和期待,積極幫助解決日常實際問題,以實際行動回報廣大居民的信任和支持。
香港的工商界是推動香港經濟發展的主力軍,他們應該以實際行動促進香港的高品質發展,並踐行社會責任。每個居民都是香港這個美好家園的持份者、建設者和受益者,他們應該以實際行動為香港的發展做出貢獻,展示愛國愛港的新氣象。廣大青年是香港的未來和希望,他們應該以實際行動投身到香港的建設中,追求夢想,創造精彩的人生,展現愛國愛港的新面貌。
我們要共同努力解決發展難題,鞏固和提升香港作為國際金融、航運和貿易中心的地位。我們要全面對接國家的“十四五”規劃、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以及“一帶一路”高品質發展等戰略,為香港的繁榮發展開拓新空間、增添新動力。在我們力所能及的情況下,每個人都應該為增進民生福祉出一份力、作出一份貢獻。特別是為了年輕人,我們應該創造更好的教育、工作和生活環境,為他們提供更多的機會和平臺。
夏寶龍主任的講話凸顯了中央對於香港的長遠發展和民眾福祉的關切。他的講話鼓舞人心,為香港的未來指明了方向。特別行政區政府及各界人士應當積極回應夏寶龍主任的號召,以實際行動踐行愛國愛港,為香港的繁榮穩定和長遠發展貢獻力量。共同努力,支持香港特別行政區的發展,維護香港的繁榮穩定,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作者係廣東省政協委員、香江聚賢首席會長)
人口老化是香港面臨的其中一個重大挑戰。根據特區政府統計處今年8月發表的《香港人口推算2022-2046》報告,65歲及以上老年人佔比將由2021年年中的20%增加至2046年年中的36%。由於土地資源有限,香港養老及醫療設施無法滿足持續擴大的需求,也讓跨境醫養的議題越來越受到關注。
近年來,大灣區經濟一體化的進程不斷加速,但受限於“跨境福利可攜性”的政策涉及兩地政府和市民,跨境安老的問題始終有待粵港勞福及粵港醫衛專班在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前提下尋求突破。
就此,筆者在11月29日的立法會會議上提出以下3項建議。
第一,檢視及改進福建計劃/廣東計劃
現時,香港公共福利金計劃下設有福建計劃及廣東計劃兩項長者福利政策,符合資格的長者無須每年返港,只要在每一個付款年度內居住在福建或廣東滿60天,便可領取全年津貼。
兩項計劃的領款安排是由特區政府直接轉帳至受惠人指定的香港帳戶而非內地戶口,對受惠人來說甚為不便。特區政府指出,曾與香港各主要銀行探討,確認是由於內地法規限制,因此未能進行跨境自動轉帳。
其實,特區政府既然已允許受惠人免受居港要求的限制,更應該完善計劃細節,打通領款安排的“最後一公里”。筆者認為兩地政府及監管和金融機構可以研究通過制定執行指引的方式,在受惠長者的授權及同意下,完善計劃的領款規定,助力港幣與人民幣之間的兌換安排,讓有關津貼可直接轉帳至受惠人的內地戶口,為長者提供貼心便利。
第二,完善長者醫療券計劃的跨境使用
特區政府於2015年10月6日推出“長者醫療券計劃”,允許合資格的香港長者在香港大學深圳醫院使用醫療券,亦於2023年4月17日起,將醫療券的使用範圍擴展至該院外設的華為荔枝苑社區健康服務中心。然而,實質上長者醫療券計劃的境外適用地仍然只限於深圳,對於身處內地其他省市的香港長者來講,仍有很大的不便。
樂見《施政報告》已提及把長者醫療券計劃擴大至港人於大灣區常住的5個點,期待粵港專班於2024年內落實這項利民措施。
此外,有意見認為應讓北上養老的港人使用醫療券購買內地醫保,筆者認同所有有助於提高醫療福利可攜性的措施都值得探討,不過應按照互利共贏的原則,通過兩地專班研究是否有穩固的基礎進行相關政策措施。
第三,構建醫療及安老數據平台
今年8月底,我跟隨福利事務委員會參觀了廣州市為老服務綜合信息管理平台,以大數據精準掌握每位長者的現況(不論是居家養老、頤養院養老、住院期間),對於每位長者的照顧級別、評估情況、補貼情況、殘疾情況、服務情況、家人狀況及聯繫方式等均一目了然,並同時強調“私隱”的保障,值得特區政府借鑒。
期望粵港加快推進今年5月與廣東省民政廳簽署的《關於共同推進粵港兩地養老合作的備忘錄》,同時配合《施政報告》中提及的以醫療先行先試,推動大灣區內的數據跨境流動,搭建區域數據平台,在保護“個人資料私隱”和網絡安全的前提下,實現兩地醫療數據資源共享,使內地就診的香港市民在回港後仍可讀取相關醫療數據。
最後,樂見我在今年4月17日的特別財委會上提出的,把《廣東院舍照顧服務計劃》擴展至其他大灣區內由內地機構營運的安老院的建議得到落實。繼《施政報告》指出會探討明年把計劃擴展至由內地機構營辦的指定安老院後,11月17日廣東省民政廳與勞工及福利局簽署了擴展《廣東院舍照顧服務計劃》合作意向書,雙方同意於大灣區內雙方共同指定的內地城市,共同選取由內地機構營辦的養老機構參與《廣東院舍照顧服務計劃》。接下來,期望兩地政府在規則銜接上做好准入及監管制度的安排,進一步推動粵港兩地養老服務領域的交流合作與優勢互補。
期待特區政府持續提升長者的生活質素,與家屬和社會各界共同攜手,讓“老有所屬﹑老有所養﹑老有所為”的生活更安康、更舒適、更幸福。
文|莊紫祥
隨著中國綜合國力日益提高,人們普遍看好中國發展前景,人民幣亦獲得國際社會越來越廣泛認可。無論中國人還是外國人,無論投資者還是普通人,為平衡其金融風險,都願意將其擁有的資產多元化,以規避時代動盪帶來資產損失,確保財富安全。而人民幣產品正是資產多元化的最好選項之一。隨著市場對人民幣產品的需求日增,以及投資者使用人民幣管理倉位,讓內地國企和有前途的民營企業以人民幣計價方式在港上市將是一個很好的機會。這也是落實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的,有序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的一種有效途徑,而且允許直接以人民幣買賣港股,將形成港交所和人民幣國際化、全球普及化的多贏局面。
第一,採用人民幣計價交易,對於香港股市的發展是一個利好,港股市場允許採用人民幣交易,將促使國際投資者持有人民幣,同時減少港元受到遊動資金衝擊的機會,變相穩定港匯,有助於香港發展成為更全面的離岸人民幣樞紐和風險管理中心。
第二,對內地企業來說,通過人民幣計價在港上市,他們可以直接拿到大量的人民幣資金,不要再換匯了,為企業的壯大直接注入強大資金。
第三,對於國外投資者持有以人民幣計價的股票,可以實現資產多元,分享中國發展和資產升值的紅利,平衡其金融風險,也促進他們養成使用人民幣做交易以及用人民幣累計財富的習慣。
第四,對於國家而言,因外國投資者需要用我們手上的外幣來換得人民幣買股票,我們國家就可以獲得豐厚的外幣儲備,同時,也推動人民幣成為國際貿易、國際金融、國際貨物交換的核心工具之一,提升人民幣在世界的公信度和普及度。人民幣和美金就可並行成為世界人民的首選交易工具。這就意味著中國將成為世界人民財富的避險中心,中國的世界經濟地位大大提升,中國也將真正成為世界的中國。
第五,隨著人民幣的國際化和全球普及化,人民幣就自然的成為全球人民生活上以及企業的買賣交易幣種,可以實現線上線下購物主流幣種,從而促進數字人民幣在國內外的應用。
第六,人民幣全球普及化又可以帶動百行百業發展,如可以帶動建築業、旅遊業、文化業等以人民幣計價方式在香港的股市上市,鞏固香港人民幣結算中心地位,促進人民幣國際化、人民幣全球普及化和人民幣國際地位,以及人民幣在國際的流通性,這樣以來,香港就真正成為大灣區的依託,真正能夠發揮將大量的人民幣“引進來”“走出去”的“國際聯繫人”的作用,可以讓香港發揮更大的功能,為香港、為中國、為世界做出巨大貢獻。
為此,我建議,首先直接由中央政府有關部門牽頭,聯合多個相關部門,成立跨部門專項聯合工作小組。其次,由該聯合小組統籌制定相關標準,負責在全國範圍內選拔合資格的內地優秀企業,可以分批分次,循序漸進。這裡特別需要說明的是,香港特區政府以及香港金融管理局並不需要特別另做什麼。因為香港的現有制度是允許任何企業在香港以港幣或是人民幣計價上市。就是說香港港交所是允許符合上市條件的內地企業以人民幣計價方式在香港上市的。
至於為什麼首選香港,原因有二。首先,香港享有“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不僅能夠分享內地的廣闊市場和發展機遇,而且經常作為國家對外開放“先行先試”的試驗場,佔得發展先機。其次,香港具有其他城市無與倫比的獨特優勢,作為高度成熟的國際金融中心,香港是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也是全球公認的世界級銀行機構樞紐和亞洲主要的資產管理中心。香港可以憑藉其全球金融中心的獨特地位,成為中國參與全球經濟治理、提升全球話語影響力的重要抓手。香港利用國際金融中心發揮積極作用,更可以大大帶動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的同時,講好中國故事,講好人民幣故事,講好香港故事。
作者係全國政協委員、大灣區金融科技促進總會會長、香港各界慶典委員會基金會主席